
老銃櫃步道
苗栗三灣.老銃櫃步道
作者 Tony 撰文、圖、攝影

老銃櫃步道位於苗栗縣三灣鄉的北埔村,銃櫃的「銃」,客家話發音為「ㄔㄨㄥˋ」(chung), 是指種舊式的槍械武器(註1)。櫃,客語話是指儲藏。
由此可知這裡曾經是儲藏槍械的彈藥庫,地名反映了早期漢人以武裝拓墾山林的歷史。
老銃櫃步道沿著山脊稜線,早年曾是漢人拓墾的隘勇線,後來成為運輸農產的道路。公路興建完成以後, 古道才逐漸沒落。近年來政府撥款以自然生態工法整建這條舊路,成為一條自然步道, 也是三灣鄉的賞桐步道之一。
老銃櫃步道的入口位於北埔村的伯公廟旁,廟前的苗5線鄉道路旁設有老銃櫃步道的指標及導覽圖。 從廟旁的產業道路上行,約三、四分鐘,即可看見左側的步道入口。
老銃櫃步道全長約1.5公里,沿途山丘起伏不大,大多位於林蔭之中,走來舒適怡人。步道採生態工法施工, 鋪設寬闊的仿枕木土階,儘量維持泥土路及自然本色,沿途有不少相思巨樹及老樟樹。 較可惜的是,由於缺乏定期維護,有一小路段的步道被雜草漸侵掩,路況轉差,成了明顯的缺點, 否則這條步道就極適合親子健行悠遊了。

老銃櫃步道終點──五寶慈湖禪寺。
步道沿途設有兩座木造的休憩平台,分別位於步道里程0.5K及1.1K處,提供遊客休憩及眺覽風景。
過里程0.5K的第一座休憩平台後,步道漸漸以下坡路為主,後段沿途頗多竹林, 是昔日拓墾的遺跡。過第二座休憩平台之後,不久就抵達步道終點的五寶慈湖禪寺。 單程約30~40分鐘。
正在興建中的五寶慈湖寺,殿簷廊柱裝飾以金色系為主,殿宇金碧輝煌,規模宏偉。 沿著禪寺前的小馬路下行,約五分鐘,馬路出口接台3線,走公路返回老銃櫃登山口, 距離大約1.5公里。
走公路的舒適度遠遠不如走老銃櫃步道,而公路的景觀亦不如步道林蔭那麼怡人,回程應以原路折返較宜。 我選擇走台3線公路返回老銃櫃,只是想走不一樣的路,可以看看不一樣的風景。
台3線,是一條有特色及歷史的公路,在高速公路興建以前,台1線與台3線是台灣西部兩條主要的縱貫公路。 台1線靠海,台3線靠山,所以台3線又有「內山公路」之稱。台3線北起台北,南訖屏東,公路所經過的桃竹苗地區, 包括大溪、龍潭、關西、橫山、竹東、北埔、峨眉、三灣、獅潭、大湖、卓蘭,接台中東勢,路線大約就是清朝時期所謂的「漢番交界線」, 沿途聚落以客家族群為主,三灣鄉北埔村的老銃櫃、獅潭鄉永興村的大銃櫃,地名都反映了這一時期漢人拓墾山林的歷史。
旅遊日期:2012.06.30 (補寫於2013.04.09)
——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://www.tonyhuang.idv.tw/@
***** *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(在下方)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阿樂推薦分享.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- 原文網站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4/8/12/n4223507.htm%E8%8B%97%E6%A0%97%E4%B8%89%E7%81%A3%EF%BC%8E%E8%80%81%E9%8A%83%E6%AB%83%E6%AD%A5%E9%81%93.html---
如果您認為網站上資訊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告訴我們 ,我們會即時將您的版權資料移除。